隆美爾出生於符騰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。1910年7月從軍。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,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作戰。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斯勳章。一戰後曾擔任過步兵營長、陸軍學院教官。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。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,使該師贏得了“魔鬼之師”的稱號。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。他到達北非後,不到兩個月,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,被提拔為上將。1942年6月隆美爾上將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。二戰期間,隆美爾元帥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,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,隆美爾-於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,時年53歲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,能夠做到生前聲名顯赫,身後殊榮不斷,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,惟有隆美爾一人而已。對他的評價也逐漸趨於兩極化,支持的人將其稱為納粹戰神,他高明的軍事素質和出色的戰術指揮才能,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的尊崇,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;反對的人根據他戰略的失誤,將其稱為“戰術上的巨人,戰略上的矮子”;但鑒於隆美爾既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,又是納粹政權的侵略工具,因此也被稱為“二戰縱火犯”。
埃爾溫・約翰尼斯・尤根・隆美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。在戰時被德英交戰雙方都稱為“沙漠之狐、帝國之鷹”。他不僅成為戰時軍民的偶像,同時也贏得了敵人的尊重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,隆美爾是一個功勳卓著的軍官,因為意大利前線的戰功而獲得功勳獎章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役中,他做為第七裝甲師的指揮官而馳名一時,在北非戰場上,隆美爾進入了其軍事生涯的頂峰。在這裏,他充分顯示了他的戰術天才,指揮非洲軍數次以少勝多擊敗英軍,贏得了不朽的聲名。戰爭後期,因為受到密謀刺殺希特勒事件的牽連而-服毒身亡。
隆美爾於1891年出生在布倫茨河畔的海登海姆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。祖父和父親是教師,後來都成為中學校長。母親是曾經符滕堡行政長官的女兒。隆美爾有位哥哥曼弗雷德(Manfred)與姐姐海倫娜(Helene)和弟弟蓋哈德(Gerhard)、卡爾(Karl),其中曼弗雷德在年幼時即去世。
年輕的隆美爾的願望是成為一名工程師。但在1910年9月,他還是遵照父親的意願參加了符滕堡王國皇家陸軍,在當地的第124步兵團當軍官候補生。1911年3月,他被送進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學習。在軍校學習期間,他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,17歲的露西。9個月後,隆美爾回到第124步兵團,負責訓練新兵工作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,隆美爾轉戰法國、羅馬尼亞、意大利戰場。他意誌堅強,勇猛過人,刻苦耐勞,善用計謀。第一次參加戰鬥時,他率領3名士兵擊敗了20名左右法軍的進攻。
在喀爾巴阡山的一次戰鬥中,隆美爾率領部隊沿著一條罕為人知的山路,連續運動50小時,俘獲敵人5000多人,火炮30門。隆美爾兩次負傷,四次獲得軍功勳章。
1917年他任上尉連長,從1919年起,他曆任步兵連長、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戰術教員、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、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、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等職。直到希特勒掌權以後,他才獲得了飛黃騰達的機會。他當戰術教官時寫的《步兵攻擊》被希特勒看中。
1939年,希特勒決定由該書的作者擔任其大本營衛隊長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,隆美爾在最高統帥部任職。占領波蘭之後,希特勒-行賞,滿足了隆美爾想指揮一個裝甲師的意願。
1940年2月15日,他升任第7裝甲師師長。該師於法國戰役期間獲得了“魔鬼之師”的稱號,取得了赫赫戰功。從此,隆美爾進入了他軍事上的黃金時代。
1941年2月,希特勒又任命隆美爾為“德國非洲軍”軍長,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意大利軍隊。16日,他正式接管了前線的指揮權,德軍攻占了恩努菲利亞。利用英軍調防,輕敵的有利時機,采取大膽行動,把數量不多的德軍和意軍組成混合縱隊,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,向前挺進了450英裏,給英軍以意外的打擊。九天之後,他又指揮部隊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區的要塞、水源和機場,占領了馬薩布萊加,把英軍逼到阿吉達比亞地區並攻占了阿吉達比亞。他不顧意大利最高統帥部的阻止,繼續前進,經過艱苦戰鬥攻陷了梅希裏,使整個巴爾賽高原落入軸心國軍隊之手。英軍隻剩下了一支被圍困在托布魯克的部隊。隆美爾的進攻使英軍損失慘重,曾指揮英軍打敗意軍的奧康諾將軍也成了德軍的俘虜。隆美爾以3個德國師、兩個意大利軍和320輛坦克對陣。
1942年1月,隆美爾獲櫟樹葉雙劍勳章,升任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。不久,他奪回了昔蘭尼加,由此被提升為上將。6月隆美爾被授予元帥軍銜。
1943年2月,德國組建非洲集團軍群,下轄德國第五裝甲集團軍和德國―意大利第一裝甲集團軍,隆美爾任總司令。
1943年3月31日,希特勒把隆美爾召回最高統帥部,授予他橡樹葉鑽石勳章,命他免職療養。
1943年8月,希特勒又起用隆美爾,任命他為駐意大利北部B集團軍群司令。
1943年12月,B集團軍群司令部改駐法國,隆美爾被命令負責沿海要塞工事的構築,即“大西洋壁壘”。
1944年7月17日,隆美爾乘車視察前線返回途中遭美軍飛機襲擊,他被摔出車外而負重傷。7月20日,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失敗後,他被指控為謀殺希特勒的同案犯。10月14日,希特勒派人送 給隆美爾,並傳達了希特勒的允諾:如果服毒自盡,將對他的叛逆罪嚴加保密,並為他舉行國葬,其親屬可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恤金。否則,將受法庭審判。隆美爾選擇了前者。希特勒果然下令為隆美爾舉行國葬,陸軍元老龍德施泰特元帥致悼詞,希特勒為其送葬。此時此刻,希特勒還在利用隆美爾的聲譽為其搖搖欲墜的第三帝國效勞。
在西方軍界,有人稱他為“戰爭動物”,稱他指揮的裝甲師為“魔鬼之師”,英國人送給他“沙漠之狐”的美譽,有人甚至稱他為“二十世紀的漢尼拔”。這些顯然都是對於他出類拔萃的軍事造詣和戰術天才的肯定。
[以上內容由"amarkliu"分享。]
埃爾溫・約翰尼斯・尤根・隆美爾(德語:Erwin Rommel),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,著名的軍事家、戰術家、理論家,綽號“沙漠之狐、帝國之鷹”。隆美爾與曼施坦因和古德裏安,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。
隆美爾出生於符騰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。1910年7月從軍。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,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作戰。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斯勳章。一戰後曾擔任過步兵營長、陸軍學院教官。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。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,使該師贏得了“魔鬼之師”的稱號。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。他到達北非後,不到兩個月,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,被提拔為上將。1942年6月隆美爾上將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。二戰期間,隆美爾元帥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,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,隆美爾-於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,時年53歲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,能夠做到生前聲名顯赫,身後殊榮不斷,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,惟有隆美爾一人而已。對他的評價也逐漸趨於兩極化,支持的人將其稱為納粹戰神,他高明的軍事素質和出色的戰術指揮才能,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的尊崇,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;反對的人根據他戰略的失誤,將其稱為“戰術上的巨人,戰略上的矮子”;但鑒於隆美爾既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,又是納粹政權的侵略工具,因此也被稱為“二戰縱火犯”。
埃爾溫・約翰尼斯・尤根・隆美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。在戰時被德英交戰雙方都稱為“沙漠之狐、帝國之鷹”。他不僅成為戰時軍民的偶像,同時也贏得了敵人的尊重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,隆美爾是一個功勳卓著的軍官,因為意大利前線的戰功而獲得功勳獎章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役中,他做為第七裝甲師的指揮官而馳名一時,在北非戰場上,隆美爾進入了其軍事生涯的頂峰。在這裏,他充分顯示了他的戰術天才,指揮非洲軍數次以少勝多擊敗英軍,贏得了不朽的聲名。戰爭後期,因為受到密謀刺殺希特勒事件的牽連而-服毒身亡。
隆美爾於1891年出生在布倫茨河畔的海登海姆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。祖父和父親是教師,後來都成為中學校長。母親是曾經符滕堡行政長官的女兒。隆美爾有位哥哥曼弗雷德(Manfred)與姐姐海倫娜(Helene)和弟弟蓋哈德(Gerhard)、卡爾(Karl),其中曼弗雷德在年幼時即去世。
年輕的隆美爾的願望是成為一名工程師。但在1910年9月,他還是遵照父親的意願參加了符滕堡王國皇家陸軍,在當地的第124步兵團當軍官候補生。1911年3月,他被送進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學習。在軍校學習期間,他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,17歲的露西。9個月後,隆美爾回到第124步兵團,負責訓練新兵工作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,隆美爾轉戰法國、羅馬尼亞、意大利戰場。他意誌堅強,勇猛過人,刻苦耐勞,善用計謀。第一次參加戰鬥時,他率領3名士兵擊敗了20名左右法軍的進攻。
在喀爾巴阡山的一次戰鬥中,隆美爾率領部隊沿著一條罕為人知的山路,連續運動50小時,俘獲敵人5000多人,火炮30門。隆美爾兩次負傷,四次獲得軍功勳章。
1917年他任上尉連長,從1919年起,他曆任步兵連長、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戰術教員、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、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、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等職。直到希特勒掌權以後,他才獲得了飛黃騰達的機會。他當戰術教官時寫的《步兵攻擊》被希特勒看中。
1939年,希特勒決定由該書的作者擔任其大本營衛隊長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,隆美爾在最高統帥部任職。占領波蘭之後,希特勒-行賞,滿足了隆美爾想指揮一個裝甲師的意願。
1940年2月15日,他升任第7裝甲師師長。該師於法國戰役期間獲得了“魔鬼之師”的稱號,取得了赫赫戰功。從此,隆美爾進入了他軍事上的黃金時代。
1941年2月,希特勒又任命隆美爾為“德國非洲軍”軍長,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意大利軍隊。16日,他正式接管了前線的指揮權,德軍攻占了恩努菲利亞。利用英軍調防,輕敵的有利時機,采取大膽行動,把數量不多的德軍和意軍組成混合縱隊,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,向前挺進了450英裏,給英軍以意外的打擊。九天之後,他又指揮部隊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區的要塞、水源和機場,占領了馬薩布萊加,把英軍逼到阿吉達比亞地區並攻占了阿吉達比亞。他不顧意大利最高統帥部的阻止,繼續前進,經過艱苦戰鬥攻陷了梅希裏,使整個巴爾賽高原落入軸心國軍隊之手。英軍隻剩下了一支被圍困在托布魯克的部隊。隆美爾的進攻使英軍損失慘重,曾指揮英軍打敗意軍的奧康諾將軍也成了德軍的俘虜。隆美爾以3個德國師、兩個意大利軍和320輛坦克對陣。
1942年1月,隆美爾獲櫟樹葉雙劍勳章,升任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。不久,他奪回了昔蘭尼加,由此被提升為上將。6月隆美爾被授予元帥軍銜。
1943年2月,德國組建非洲集團軍群,下轄德國第五裝甲集團軍和德國―意大利第一裝甲集團軍,隆美爾任總司令。
1943年3月31日,希特勒把隆美爾召回最高統帥部,授予他橡樹葉鑽石勳章,命他免職療養。
1943年8月,希特勒又起用隆美爾,任命他為駐意大利北部B集團軍群司令。
1943年12月,B集團軍群司令部改駐法國,隆美爾被命令負責沿海要塞工事的構築,即“大西洋壁壘”。
1944年7月17日,隆美爾乘車視察前線返回途中遭美軍飛機襲擊,他被摔出車外而負重傷。7月20日,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失敗後,他被指控為謀殺希特勒的同案犯。10月14日,希特勒派人送 給隆美爾,並傳達了希特勒的允諾:如果服毒自盡,將對他的叛逆罪嚴加保密,並為他舉行國葬,其親屬可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恤金。否則,將受法庭審判。隆美爾選擇了前者。希特勒果然下令為隆美爾舉行國葬,陸軍元老龍德施泰特元帥致悼詞,希特勒為其送葬。此時此刻,希特勒還在利用隆美爾的聲譽為其搖搖欲墜的第三帝國效勞。
在西方軍界,有人稱他為“戰爭動物”,稱他指揮的裝甲師為“魔鬼之師”,英國人送給他“沙漠之狐”的美譽,有人甚至稱他為“二十世紀的漢尼拔”。這些顯然都是對於他出類拔萃的軍事造詣和戰術天才的肯定。
[以上內容由"amarkliu"分享。]
隆美爾相關

同年(公元1891年)出生的名人:





同年(公元1944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